1,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(唐 孟郊:《游子吟》)
2,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(唐 王维: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)
3,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。(唐 白居易:《邯郸冬至夜思家》)
4,稚子牵衣问:归来何太迟? 共谁争岁月,赢得鬓边丝?(唐 杜牧:《归家》)
5,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?(唐 贺知章:《回乡偶书》)
6,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立春。
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(初唐 宋之问:《渡汉江》)
7,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海日生残夜,江春人旧年。
乡书何处达,归雁洛阳边。(唐 王湾:《次北固山下》)
8,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——(古诗十九首《行行重行行》)
9,为人父母天下至善;
为人子女天下大孝。——(《格言联璧》)
10,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——(唐 王维《渭城曲》)
11,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——(唐 李白《静夜思》)
12,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——(唐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)
13,老母一百岁,常念八十儿。——(《劝孝歌》)
14,父母德高;
子女良教。——(《格言对联》)
15,故乡何处是,忘了除非醉。——(宋 李清照《菩萨蛮》)
16,母称儿干卧,儿屎母湿眠。——(《劝孝歌》)
17,母仪垂则辉彤管,婺宿沉芒寂夜台。——(《格言通用》)
18,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——(唐 王建《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》)
19,悲歌可以当泣,远望可以当归。——(汉乐府民歌《悲歌》)
2.关于父爱的古诗诗句1、田家
唐代:聂夷中
父耕原上田,子劚山下荒。
六月禾未秀,官家已修仓。
白话译文
父亲在山上耕田,儿子在山下开荒。
六月的季节,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,
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。
2、百忧集行
唐代:杜甫
忆年十五心尚孩,健如黄犊走复来。
庭前八月梨枣熟,一日上树能千回。
即今倏忽已五十,坐卧只多少行立。
强将笑语供主人,悲见生涯百忧集。
入门依旧四壁空,老妻睹我颜色同。
痴儿不知父子礼,叫怒索饭啼门东。
译文
年少之时,无忧无虑,体魄健全,精力充沛,真是朝气蓬勃。
当梨枣成熟之时,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,一日至少千回。
可又想现在由于年老力衰,行动不便,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。
一生不甘俯首低眉,老来却勉作笑语,迎奉主人。不禁悲从中来,忧伤满怀。
一进家门,依旧四壁空空,家无余粮,一贫如洗。老夫老妻,相对无言,满面愁倦之色。
只有痴儿幼稚无知,饥肠辘辘,对着东边的厨门,啼叫发怒要饭吃。
3、渡辽水
唐代:王建
渡辽水,此去咸阳五千里。
来时父母知隔生,重著衣裳如送死。
亦有白骨归咸阳,营家各与题本乡。
身在应无回渡日,驻马相看辽水傍。
译文
离开咸阳,此去辽水漫漫五千里,还未出门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,今生很难再次相聚。临出门时母亲又为我重新做了几件衣裳,好像怕我有去无回,万一死在路途中没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殓葬。也有征人牺牲被送回咸阳,军中长官呈请皇上让烈士本乡的人充任征戍。想想自己真是可怜,身在外时将再没有回来的日期,为此心里无限伤感,茫然驻马停在辽水之边。
4、乐边人
唐代:刘驾
在乡身亦劳,在边腹亦饱。
父兄若一处,任向边头老!
译文
在家乡要忍饿受苦辛,
在边疆能够填饱肚子才是真。
亲人如果能够在一起,
就算在边疆终老也甘心。
5、送贾讷倅眉
宋代:苏轼
老翁山下玉渊回,手植青松三万栽。
父老得书知我在,小轩临水为君开。
试看一一龙蛇活,更听萧萧风雨哀。
便与甘棠同不剪,苍髯白甲待归来。
扩展资料
父爱的名言
1、慈父之爱子,非为报也。——淮南子
2、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,包括自己的生命。——达芬奇
3、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。——塞万提斯
精选资料:搜狗百科-父爱
3.关于思乡的古诗,至少10首1、静夜思(李白)
2、渔家傲·秋思(范仲淹)
3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(王维)
4、次北固山下(王湾)
5、泊船瓜洲(王安石)
6、黄鹤楼(崔颢)
7、望月怀远 / 望月怀(张九龄)
8、长相思·山一程(纳兰性德)
9、秋思(张籍)
10、渡荆门送别(李白)
11、采薇(佚名)
12、逢入京使(岑参)
13、山中(王勃)
14、绝句二首(杜甫)
15、望江南·超然台作(苏轼)
16、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(王建)
17、菩萨蛮·人人尽说江南(韦庄)
18、望月有感(白居易)
19、苏幕遮·燎沉香(周邦彦)
20、长安春望(卢纶)
4.关于玉门关的古诗唐*王之涣 《凉州词》黄沙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.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.唐*王维 《渭城曲》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.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.【注:阳关即玉门关】唐*骆宾王《在军中赠先还知己》蓬转俱行役,瓜时独未还.魂迷金阙路,望断玉门关.献凯多惭霍,论封几谢班.风尘催白首,岁月损红颜.落雁低秋塞,惊凫起暝湾.胡霜如剑锷,汉月似刀环.别后边庭树,相思几度攀.唐*王昌龄 《从军行》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.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.唐*王昌龄《出塞》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.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叫胡马度阴山!唐*胡曾《独不见》玉关一自有氛埃,年少从军竟未回.门外尘凝张乐榭,水边香灭按歌台.窗残夜月人何处,帘卷春风燕复来.万里寂寥音信绝,寸心争忍不成灰.唐*胡曾 《咏史诗·玉门关》西戎不敢过天山,定远功成白马闲.半夜帐中停烛坐,唯思生入玉门关.唐*柳中庸 《征人怨》岁岁金河复玉关,朝朝马策与刀环.三春白雪归青冢,万里黄河绕黑山.唐*李白 《关山月》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.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.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.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.戍客望边邑,思归多苦颜.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.元*张养浩《双调·沉醉东风》班定远飘零玉关,楚灵均憔悴江干.李斯有黄犬悲,陆机有华亭叹.张柬之老来遭难.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.因此上功名意懒.清*杨昌浚 《边塞词》大将西征人未还,湖湘子弟满天山.新栽杨柳三千里,引得春风度玉关.。
5.关于宋玉的古诗(1)咏怀古迹五首·其二(杜甫)
摇落深知宋玉悲,风流儒雅亦吾师。
怅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。
江山故宅空文藻,云雨荒台岂梦思。
最是楚宫俱泯灭,舟人指点到今疑。
(2)宋玉(李商隐)
何事荆台百万家,惟教宋玉擅才华。
楚辞已不饶唐勒,风赋何曾让景差。
落日渚宫供观阁,开年云梦送烟花。
可怜庾信寻荒径,犹得三朝托后车。
(3)高花(李商隐)
花将人共笑,篱外露繁枝。
宋玉临江宅,墙低不碍窥。
(4)南乡子(秦观)
妙手写徽真。水翦双眸点绛唇。疑是昔年窥宋玉,东邻。只露墙头一半身。
往事已酸辛。谁记当年翠黛颦。尽道有些堪恨处,无情。任是无情也动人。
6.关于明月思乡的诗句1、《静夜思》李白 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2、《玉阶怨》[唐]李白 玉阶生白露,夜久侵罗袜。
却下水晶帘,玲珑望秋月。
3、《秋浦歌其十三》[唐]李白 渌水净素月,月明白鹭飞。
郎听采菱女,一道夜歌归。
4、《月下独酌》[唐]李白 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
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
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
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
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
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5、《关山月》[唐]李白 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
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。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。
戍客望边色,思归多苦颜。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。
6、《把酒问月》[唐]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,我今停杯一问之:
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? 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? 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? 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 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
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。
7、《宿建德江》[唐]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,日暮客愁新。
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
8、《月》[唐]薛涛 魄依钩样小,扇逐汉机团。
细影将圆质,人间几处看? 9、《望月怀远》[唐]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
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
10、《月夜忆舍弟》[唐]杜甫 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11、《山居秋暝》[唐]王维 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12、《旅宿》[唐]杜牧 旅馆无良伴,凝情自悄然。寒灯思旧事,断雁警愁眠。
远梦归侵晓,家书到隔年。沧江好烟月,门系钓鱼船。
13、《故人寄茶》[唐]曹邺 剑外九华英,缄题下玉京。开时微月上,碾处乱泉声。
半夜招僧至,孤吟对月烹。碧沉霞脚碎,香泛乳花轻。
六腑睡神去,数朝诗思清。月余不敢费,留伴肘书行。
14、《暮江吟》[唐]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。
15、《霜月》[唐]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台水接天。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
16、《漫兴》一首[唐]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,风灯照夜欲三更。沙头宿鹭联拳静,船尾跳鱼拨剌鸣。
17《泊秦淮》[唐]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18、《枫桥夜泊》[唐]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父对愁眠。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19、《明月夜留别》[唐]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,明月有光人有情。别后相思人似月,云间水上到层城。
20、《江楼有感》[唐]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,月光如水水如天。同来玩月人何在,风景依稀似去年。
21、《十五夜望月》[唐]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 22、《春江花月夜》[唐]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
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? 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。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
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 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
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
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
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 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
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
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江水流春去欲尽,江潭落月复西斜。
斜月沉沉藏海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不知乘月几人归?落花摇情满江树。
23、《生查子》[唐]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,未有团圆意。红豆不堪看,满眼相思泪。
终日劈桃瓤,仁儿在心里。两朵隔墙花,早晚成连理。
24、《调笑令》[唐]戴叔伦 边草,边草,边草尽来兵老。
山南山北雪晴,千里万里月明。
明月,明月,胡笳一声愁绝。
25、《菩萨蛮》[唐]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,行云半夜凝空碧。
欹枕不成瞑,关山人未还。
声随幽怨绝,云断澄霜月。
月影下重帘,轻风花满檐。
26、《相见欢》[唐]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,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
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。
27、《中秋月》[宋]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
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
28、《水调歌头》[宋]苏轼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29、《春夜》[宋]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,剪剪轻风阵阵寒。
春色恼人眠不得,月移花影上栏杆。
30、《天仙子》[宋]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。
午醉醒来愁未醒。送春春去几。
7.关于孝的古诗1、《游子吟》[唐]孟郊 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 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2、《别老母》[清]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
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
3、《十五》[宋]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,留家白邗阴。月明闻杜宇,南北总关心。
4、《岁末到家》[清]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,归家喜及辰。寒衣针线密,家信墨痕新。
见面怜清瘦,呼儿问苦辛。低徊愧人子,不敢叹风尘。
5、《母别子》[唐]白居易 母别子,子别母,白日无光哭声苦。
关西骠骑大将军,去年破虏新策勋。
敕赐金钱二百万,洛阳迎得如花人。
新人迎来旧人弃,掌上莲花眼中刺。
迎新弃旧未足悲,悲在君家留两儿。
一始扶行一初坐,坐啼行哭牵人衣。
以汝夫妇新燕婉,使我母子生别离。
不如林中乌与鹊,母不失雏雄伴雌。
应似园中桃李树,花落随风子在枝。
新人新人听我语,洛阳无限红楼女。
但愿将军重立功,更有新人胜于汝。
6、《慈母爱》[元]杨维桢 慈母爱,爱幼雏,赵家光义为皇储。
龙行虎步状日异,狗趋鹰附势日殊。
膝下岂无六尺孤,阿昭阿美非呱呱。
夜闼鬼静灯模糊,大雪漏下四鼓余。
百官不执董狐笔,孤儿寡嫂夫何呼? 於乎,床前戳地银柱斧,祸在韩王金柜书。
7、《墨萱图》[元]王冕 灿灿萱草花,罗生北堂下。
南风吹其心,摇摇为谁吐? 慈母倚门情,游子行路苦。
甘旨日以疏,音问日以阻。
举头望云林,愧听慧鸟语。
8、《谁氏子》[唐]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,去入王屋称道士。
白头老母遮门啼,挽断衫袖留不止。
翠眉新妇年二十,载送还家哭穿市。
或云欲学吹凤笙,所慕灵妃媲萧史。
又云时俗轻寻常,力行险怪取贵仕。
神仙虽然有传说,知者尽知其妄矣。
圣君贤相安可欺,乾死穷山竟何俟。
呜呼余心诚岂弟,愿往教诲究终始。
罚一劝百政之经,不从而诛未晚耳。
谁其友亲能哀怜,写吾此诗持送似。
9、《短歌行》[唐]王建 人初生,日初出。上山迟,下山疾。
百年三万六千朝,夜里分将强半日。
有歌有舞须早为,昨日健于今日时。
人家见生男女好,不知男女催人老。
短歌行,无乐声。
10、《代北州老翁答》[唐]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,北望乡关生客愁。
自言老翁有三子,两人已向黄沙死。
如今小儿新长成,明年闻道又征兵。
定知此别必零落,不及相随同死生。
尽将田宅借邻伍,且复伶俜去乡土。
在生本求多子孙,及有谁知更辛苦。
近传天子尊武蔬,强兵直欲静胡尘。
安边自合有长策,何必流离中国人。
11、《除夜作》[唐]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,客心何事转凄然。
故乡今夜思千里,愁鬓明朝又一年。
12、《步虚》[唐]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,三元长遣下蓬壶。
云韶韵俗停瑶瑟,鸾鹤飞低拂宝炉。
13、《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》[唐]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,承欢慈母前。孝廉因岁贡,怀橘向秦川。
四座推文举,中郎许仲宣。泛舟江上别,谁不仰神仙。
8.关于竹子的古诗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(清)康有为生挺凌云节,飘摇仍自持。
朔风常凛冽,秋气不离披。乱叶犹能劲,柔枝不受吹。
只烦文与可,写照特淋漓。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,静坐读诗篇。
华夏竹文化,源远数千年。诗词如潮海,无力仔细看。
浏览逾万卷,选编万余言。古今诗竹者,常学竹风格。
虚心属秉性,高节贵终生。狂风竿不弯,暴雨肤更洁。
酷署生清阴,严寒葆翠色。竹帛留青史,竹箭射熊罴。
衣食住行用,无不劳此君。贡献愈卓越,砍伐更加烈。
此风若不止,竹林尽毁灭。我编竹诗词,奉献给读者。
劝君爱惜竹,弘扬竹风格。“水调歌头·咏竹”钱樟明有节骨乃坚,无心品自端。
几经狂风骤雨,宁折不易弯。依旧四季翠绿,不与群芳争艳,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,萧瑟多昂然。
勇破身,乐捐躯,毫无怨。楼台庭柱,牧笛洞萧入垂帘。
造福何论早晚?成材勿计后,鳞爪遍人间。生来不为已,只求把身献。
七律·答友人毛泽东 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,帝子乘风下翠微。斑竹一枝千滴泪,红霞万朵百年衣。
洞庭波涌连天雪,长岛人歌动地诗。我欲因之梦寥廓,芙蓉国里尽朝晖。
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,枝条楚楚耐严霜。昭苏万物春风里,更有笋尖出土忙。
题竹叶剑英 1963年彩笔凌云画溢思,虚心劲节是吾师;
人生贵有胸中竹,经得艰难考验时。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,低下欲沾泥,一轮红日起,依旧与天齐。
竹(题画诗)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,却喜长年衍万竿,最是虚心留劲节,久经风雨不知寒。岁寒三友(题画诗)陶行知万松岭上松,鼓荡天风,震动昆仑第一峰。
千军万马波涛怒;
海出山中。竹绿梅花红,转战西东,争取最后五分钟,百草千花休闲笑,且待三冬。
《萧湘竹子诗词》代序熊文愈 1991年4月华夏竹文化,上下五千年。衣食住行用,处处竹相连。
诗词书画卷,卷卷有竹篇。多少高雅士,情寄幽篁间。
竹溪六君子,竹林七大贤。东坡有三绝,板桥更超前。
刚直凌云志,虚怀不私偏。郁郁婆娑叶,经冬不凋残。
迎风更潇洒,亮节益韧坚。群承竹风格,研竹数十年。
业余集诗画,选纂万余言。宏扬竹文化,四海共仰瞻。
我亦爱竹者,相逢庆有缘。聊聊记数语,以电竹诗篇。
咏 竹宋·文同(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)故园修竹绕东溪,占水浸沙一万枝。我走官途休未得,此君应是怪归迟。
摘自《132名中国国画家》春江晓景宋·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暧鸭先知。萎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笋宋·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。迸犀抽锦乱森森。
田文死去宾朋散。抛掷三个玳瑁簪。
摘自《咏物诗选》谢刘仲行惠笋宋·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,开奁喜见白参差。知君调我酸寒甚,不是封侯食肉姿。
摘自《咏物诗选》竹唐·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,风流交我立忘归。最怜瑟瑟斜阳下,花影相和满客衣。
摘自《咏物诗选》庭竹唐·李中偶自山僧院,移归傍砌栽。好风终日起,幽鸟有时来。
筛月牵诗兴,笼烟伴酒杯。南窗轻睡起,萧飒风雨声。
竹唐·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,拂水藏时复间松。移得萧骚从远寺,洗来巯侵见前峰。
侵阶藓折春芽迸,绕径莎微夏阳浓。无赖杏花多意绪,数枝穿翠好相容。
竹唐·韦式竹,临池,似玉。悒露静,和烟绿。
抢节宁改,贞心自束。渭曲偏种多,王家看不足。
仙杖正惊龙化,美实当随凤熟。唯愁吹作别离声,回首驾骖舞阵速。
摘自《古今中外21—30期合订本》从韦续处觅绵竹唐·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,绵竹亭亭出县高。江上舍前无此物,幸分苍翠拂波涛。
寄题江外草堂唐·杜甫我生性放诞,雅欲逃自然。嗜酒爱风竹,卜居必林泉。
衡阳道中二绝宋·范成大黑羖钻篱破,花猪突户开。空山竹瓦屋,犹有燕飞来。
发合江数里,寄杨商卿诸公宋·范成大临分满意说离愁,草草无言只泪流。船尾竹林遮县市,故人犹自立沙头。
将别巫峡,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唐·杜甫苔竹素所好,萍蓬无定居。远游长儿子,儿地别林庐。
堂成唐·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,绿江路熟俯青郊。桤林碍日呤风叶,笼竹和烟滴露梢。
竹唐·杜甫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色侵书帙晚,隐过酒罅凉。
雨洗娟娟净,风吹细细香。但令无翦伐,会见拂云长。
食笋诗唐·白居易此处乃竹乡,春笋满山谷;
山夫折盈把,把来早市鬻。竹里清·蒲松龄尤爱此君好,搔搔缘拂天,子猷时一至,尤喜主人贤。
摘自《聊斋诗集》咏竹清·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,那及山家野笋香。寄罢筼筜当独惆怅,何时归去看新篁。
竹石清·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;
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长竹唐·陈陶青岚帚亚君祖,绿润高枝忆蔡邕。
长听南园风雨夜,恐生鳞甲尽为龙。竹石清·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,写出此君半面,不须日报平安,高节清风曾见。
予告归里,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·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,囊橐萧萧两袖寒;
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渔竿。咏竹著明·陈良规殷勤问竹箸,甘苦尔先尝;
滋味他人好,尔空来去忙。
摘自《健康报》1989.7.1咏竹宋·黄庭坚竹笋才生黄犊角,蕨芽初长小儿拳。试寻野菜炊香饭,便是江南二月天。
咏 竹宋·文同(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)故园修竹绕东溪,占。